寒食帖
发布时间:2015-02-04 点击数0次
寒食帖★★★
苏轼【北宋】
公元纪年: 1036AD~1101AD
文物描述:诗是东坡自己明显有悲奋感情的文词,字里行间也就随着文词不同的情绪波动,有所节奏变化。就行草书言,字形可大可小,较有自由变化,苏东坡自谓字体「短长肥脊各有态」,在这卷书法里字体的大小组合。揖让进退,乃***于如「年、中、苇、纸」诸字,***后一笔直下成一长竖,在布白与行气以***于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空间结构。
文物尺寸: 纵:34.2cm 横:199.5cm
文物形式: 卷
文物质地: 纸本
书法书体: 行书
释文:釋文:自我來黃州。已過三寒食。年年欲惜春。春去不容惜。今年又苦雨。兩月秋蕭瑟。臥聞海棠花。泥污燕支雪。闇中偷負去。夜半真有力。何殊病少年。病起頭已白。春江欲入戶。雨勢來不已。小屋如漁舟。濛濛水雲裏。空庖煮寒菜。破灶燒濕葦。那知是寒食。但見烏銜紙。君門深九重。墳墓在萬里。也擬哭塗窮。死灰吹不起。右黃州寒食二首。
苏轼(1036~1101AD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四川眉山县人。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文学家,合称「三苏」。以一篇「刑赏忠厚论」,高中进士。是北宋时诗坛成就***的大家。曾被控以文字讪谤君上,贬官黄州,绍圣中贬琼州,大赦北返卒于常州。东坡书风尚意,自叙「我书意造无法」,主张自由书风,后世评其《寒食帖》为百代名品。